找到相关内容6582篇,用时44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谁说好人没好报

    同时心想天下难得有这样的好人还款之恩不知何以为报。自己女儿12岁不知他有没有儿子如他有儿子与他结一门亲常来往。于是便问吴应德儿子多大了。吴应德闻不觉掉下泪来把儿子失踪自己到处找儿子的事说了一遍。岩良成闻沉吟半晌问道:“儿子走失时多大?”吴应德答道:“当时6岁。”岩良成听罢喜形于色忙对家人说了几句。不一会儿一个年龄约十四五岁穿一身学生服的少年走出来岩良成说:“9年前...

    佚名

    |因果|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2/10130135361.html
  • 何谓因明

    曰了因。由立言者之亲生闻言者所起之智是谓生因;由闻言者之智得了立言者所示之义谓之了因。细分之则为六:生因与了因各有三。生因三者:曰智生因曰义生因曰言生因。盖智持乎义智能生义;义形乎义能生言;故能立之智与义亦间接为能生之因也。了因三者:曰了因曰义了因曰智了因。盖言诠乎义藉言解义;义显乎智藉义发智;故所闻之与义亦间接为所了之因也。最后之果即是立者之宗义为闻者所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05138068.html
  • 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心怀希望

    不可逃矣。以此验之百不失一。”言毕复转问余北京现时(即1911年——引者注)如何。余答以不知唯就报章观之或较庚子前为甚焉。公乃闭目不泪沉沉外溅矣。余亦逡巡辞出乃料理行装作归计。  〔摘自《...稍稍耍了一点滑头(“答以不知”“唯就报章观之”)的作者有些自惭有些无趣——只好“逡巡辞出”。问答的最后结果是老僧“闭目不泪沉沉外溅矣”——这很容易使人想起二十年后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流行...

    何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0051394.html
  •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有似不应以偏盖全不然人生一无是处活在痛苦中的一生有何意思?但佛教是在彻悟人生真谛后所对人生的态度并非悲观亦非乐观而是“实观”。目的在于教化芸芸众生能知苦断苦并为获得真正的快乐幸福指明途径。  凡夫总是将苦乐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如家财万贯、仕途亨通再至身体安康两情相悦…...

    悟 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1354258.html
  • 掌珍论二量真似义——内院第四次研究会王恩洋君提出讨论

    然在唐贤法相者类起非难判为似比相缘至今千载不决。比者内学友人吕秋逸先生于所编《因明纲要》中复加剖判益致勤劳过类滋多乃益为五。宗过有二一者一分所别不极成二者一分自语相达。因过有二一者一分所依不成二者共不定。喻过有一一分所立不成。推此过因盖由但简真性未简极成而来。以就真性《掌珍》所宗唯是其空余宗则否;就瑜伽宗说者非空不空。今但真性有为则具含立敌全空法与非空非不空法...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4766227.html
  • 双林新貌耀狮城—贺新嘉坡双林寺重建落成

    愿力洪深尝谓前人建立原为信众植福。安忍令其腐蚀倒塌而泯灭古迹乎?于是发愿劝募修茸成立双林寺复原委员会急议重修食合词而无间麦请海内外建筑名家绘图营造惟俨法师身董其役不辞劳苦。是役之举也...金容舒千日之光宝殿焕五云之色。宝炬扬辉常转双林法要:印祖高提远承怡山宗风山门日盛海众云臻法运之昌隆定可卜也谨摭数敬伸庆赞。  辛巳年立秋于台北善导寺  摘自《海潮音》总第82卷8期 ...

    了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5768016.html
  • 《宏智禅师广录》心得

    山河无隔越等概念再经过忘缘息念之工夫而后直下体取(非思惟分别)将一切差别对待想消融泯除方能本光自现。  《广录》中处处可见自他一体、内外无别乃至放光、神变之对宏智禅师来说此等境界乃极其平常...将躁动的心念止息。  默照禅从字面可知其重点在“默”而“照”如前文所入手工夫主要在去诸妄缘、休歇心念此应非只是一般的止息妄念而已重点乃在泯除一切的对待差别想。唯能照了、体达空性无一切...

    释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2369660.html
  • 与人论天台宗性具善恶书

    差别分位  说相似故无相违。台家建立三观但成唯境不说于识  。相似之云何可通﹖斯乃妙而未圆将传述者过耶﹖但  三身义广讲经硕异略陈其概病未能详智者思之当  复有佳寤耳。张...与人论天台宗性具善恶书  张孟劬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7册  1978年3月出版  页369-370  369页  损书具征慧眼孤炯承示荆溪性具善恶数事自是天  台一家旨趣依理依教依宗...

    张孟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75670103.html
  • 世尊就夫妻关系的开示--想有幸福婚姻你就看看

    了。 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 妻子呢也有五件事情对待丈夫。这可是非常有智慧的家庭哲学哦。 先起、后坐。这是个...男子汉们都比较好面子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和言语在女孩子来说特别要避免刻薄、尖酸如果女人和颜悦色说出来的话要比音调调高八倍更有效。糖衣炮弹成功率比较高。很多婚姻问题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如果你想...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3376492.html
  • “道”、“”之辨──略论庄子的语言观

      “道”、“”之辨──略论庄子的语言观   作者:龚晓康   摘要:《庄子》一书中一方面指出了语言的对象性、条件性、相对性说明了语言是有局限性的语言不是“道”语言也不能阐明“道”即所谓“不尽道”;另一方面语言是认识“道”的工具离开语言也就无从得“道”即所谓“不碍道”。庄子的这种“不尽道”、“不碍道”的思想与佛教的“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的中道语言...

    龚晓康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7271096472.html